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鄄城县  > 正文

“五字”工作法 点亮黄河岸畔文明实践展示带“引航灯”

作者: 许志浩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3-08-21 11:05

中国菏泽网消息(通讯员 许志浩) 8月16日,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,鄄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县文联主席李婷介绍了鄄城县黄河岸畔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情况。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就记者提问进行了解答。

今年以来,鄄城县实行“聚、领、帮、带、融”的“五字”工作法,有效点亮黄河岸畔文明实践展示带“引航灯”,助推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高位推进、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
特色阵地“聚”。将沿黄镇村的红色资源、非遗资源、研学资源、文旅资源等特色阵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,“聚”点成线、连线成片,打造“黄河之畔 美德画鄄”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。覆盖了4个镇街、7个村居,整合“11+5+N”处文明实践阵地,即11个文明实践所(站)、5处文明实践基地和N处文明实践公园广场、家庭站、非遗工作室、主题长廊。

美德健康“领”。以“美德积分”为抓手,从“美德+宣讲”“美德+实践”“美德+信用”等方面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基层治理。利用美德讲堂、实践长廊、家庭站等阵地开展移风易俗、家风家教、美德健康新生活等主题宣讲,让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拉满文明实践“进度条”,加快推动文明新风走进千家万户。

志愿服务“帮”。依托志愿山东平台建立“点单、派单、接单、评单”四单运行机制,因地制宜,构建起“十五分钟志愿服务圈”。对“黄河之畔 美德画鄄”文明实践展示带42支志愿服务队进行提升,注册志愿者11020人,精准推出“检护‘河’苗”“爱心义剪”“鄄涓细流”等15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,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“帮”字文章。

先进典型“带”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,打造好人“主题广场”“主题街巷”“主题长廊”等宣传阵地13处,持续开展身边好人、道德模范进学校、进企业活动,坚持内宣与外宣“双向发力”,人物与事迹“双管齐下”,持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,“带”动群众形成家家讲文明,户户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气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。

服务宣传“融”。聚焦“工作融合、内容融合、载体融合”等方面,充分发挥各项资源优势,把“两创”、文化振兴、乡村旅游等与文明实践深度“融”合,创新开展“一缕青丝”“羊毛编织”“纸为传承”研学活动12场次。积极探索“文明实践+融媒体”,在“鄄城融媒”APP开设“文明实践”专栏,全方位、立体化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风貌。

菏泽日报、县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。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